
1月27日,《湖北日报》以“改革创新促发展
砥砺奋进铸辉煌”为主题,对湖北机场集团进行了专题报道,回眸集团“十三五”高质量发展历程。
改革创新促发展 砥砺奋进铸辉煌
湖北机场集团“十三五”高质量发展回眸
本网讯
通讯员王美成
刚刚收官的“十三五”,是湖北机场集团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湖北机场集团回归地方管理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践行枢纽建设使命的第一个五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机场所在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机场集团大手笔谋划战略布局,大气魄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度发展主责主业,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在湖北民航发展历程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锐意进取增亮色
全力推进国际门户枢纽建设
加快把武汉天河机场建设成为国际门户枢纽,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赋予湖北机场集团的光荣使命。
“十三五”期间,湖北机场集团牢记使命,克难奋进,全力建设门户枢纽、形象窗口、开放高地。
经过五年不懈努力,武汉天河机场旧貌换新颜,加快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五年来,客货运输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2016年至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0835.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1.4万吨,较“十二五”期间提升38%和50%。
经过不懈努力,长期掣肘武汉天河机场发展的时刻容量制约有效打破,客货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2019年1月,国家民航局批准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由33架次提升至39架次,当年机场客运增速在全国37座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一。2020年12月,国家民航局批准武汉天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提升至42架次。
进入新发展阶段,速度与质量并重。
截至目前,武汉天河机场累计开通航线219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77条,航线网络畅联周边、通达五洲、辐射全球,是中部国际航线最多的城市,国际客运量连续七年保持中部第一。
国际业务在机场客货运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国际客运量占比稳定在12%左右,国际货运量占比由2015年的不到一成提高到2020年的超过四分之一。

五年来,基础保障能力实现新的突破。
2016年,武汉天河机场第二跑道建成投用,可起降全球最大民航客机。
2017年,T3航站楼顺利一次性安全有序转场投用,标志着国家规划重点项目、省市头号重点工程、湖北民航投资最大项目——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2018年,建成投用中部第一家独立公务机楼。
2019年,完成一跑道大修、环境综合整治等软硬件双提升改造,实现了机场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圆满保障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汉举办,展现了精致的窗口形象。
2020年,机场新版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规划了到2050年占地面积34.25平方公里,“5条跑道+双航站区+1.2亿人次以上”的大空港格局。
经过五年建设,武汉天河机场成为国内交通换乘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枢纽之一,航站楼面积达66万平方米,较2015年增长了近3倍,位居中部第一。

2020年12月28日,武汉天河机场物流服务中心项目投用,为国际普货、快件及跨境电商等国际货运业务提供报关、通关、查验、检疫等“一站式”服务。
五年来,航空物流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十三五”时期,湖北机场集团调整发展策略,按照客货并举、国际引领的思路,组建航空物流公司,整合资源加快转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快速发展。
目前武汉天河机场具备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等六类特殊商品指定口岸资质,货站面积超8万平方米,较2015年扩大了超1倍。
航线数量大幅增长,特别是2020年主动化危为机,加快拓宽国际航空物流通道,新增10条国际及地区定期货运航线、36个国际“客改货”航点。

2020年5月10日,武汉至大阪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是天河机场4月8日复航以来开通的首条国际定期货运航线。
在抓紧改善基础条件的同时,新业务也在蓬勃发展。武汉天河机场2019年开通跨境电商业务,2020年跨境电商货物超930万票,较2019年增长了近5倍。
武汉天河机场积极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为出行旅客做好服务引领。
真情服务增暖色
全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真情服务广大旅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是湖北机场集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五年来,旅客出行更加安全。
湖北机场集团认真落实民航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持续把“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主题教育推向深入,强化安全责任,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安全作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整体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十三五”期间,湖北机场集团各机场未发生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空防安全事故,旗下机场在国家民航局及湖北省、武汉市各类安全生产评比和考核中屡获第一。
武汉天河机场成功应对了2016年洪涝灾害、2017年T3转场、2018年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考验,圆满完成了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抵离保障、2020年抗疫保运等重大任务,实现了连续第26个安全年。
一批基层员工在全国民航技能竞赛中斩获多项“第一”,获颁全国民航技术能手、中南民航技术能手、中南民航金牌员工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航班准点率是衡量民航运行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关系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湖北机场集团践行真情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在理念创新、技术应用、机制协同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建成投用全国民航最先进的运行协同决策系统(A-CDM),广泛联合空管、航司等驻场单位组建运行管理委员会,24小时不间断实现空地联动、协同运行,确保了航班正常高效运行。
“十三五”期间,武汉天河机场平均航班正常率从70%大幅提升到90%以上。2020年航班正常性加权平均值91.93%,跃居全国24家两千万级以上机场第二名,创历史最佳成绩。服务质量在国际机场协会(ACI)测评中保持全球同层级机场领先,在民航旅客服务测评(CAPSE)中进入全国39家千万级以上参评机场前八。

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成为国内首个5G全覆盖的航站楼,图为2019年武汉军运会期间,机场小红衫志愿者引领参赛运动员在天河机场5G展示厅体验。
五年来,旅客出行更加智能。
湖北机场集团加快推进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各类新型智慧技术,加快推动机场数字化转型,让机场这座钢筋铁骨的建筑变得更加有“智慧”。
目前,湖北机场集团按照“一库一系统四平台”的总体思路,完成了基础平台搭建,上线了综合大数据库、机场生产运营信息平台、旅客服务信息平台、航空物流信息平台、行政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全区域、全业务领域的覆盖和支撑。
武汉天河机场积极构建全链条智能出行服务体系,把“无纸化”信息技术和“无接触”服务理念贯穿于便捷出行全过程,广泛应用RFID行李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自助值机设备、自助行李托运设备等新技术、新设备,旅客从进入航站楼一直到登机口,可实现全流程自助、无纸化通行,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经过五年建设,武汉天河机场智慧机场项目被评为中国民航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首批示范项目,行李跟踪项目被国家民航局列为首批试点。
竞相发展增春色
全力构建干支协同发展格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湖北机场集团坚持干支协同、以干带支、以支联通的发展策略,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特点,全面打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服务广泛的综合机场体系。

2017年10月29日,襄阳机场T2启用,襄阳机场开启蜕变腾飞之路。
五年来,支线发展“步子更快”。
“十三五”期间,湖北机场集团旗下襄阳、恩施、神农架三家支线机场呈现“井喷式”发展,捷报频传,喜讯连连。
2017年12月,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大关。
2018年9月,恩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大关。
2019年6月,恩施机场获批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成为湖北第三家运行国际航线的机场,当年就开通了澳门、暹粒、岘港、芭提雅等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2020年12月,经过567天昼夜不息的建设,荆州机场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2021年1月又顺利通过民航专业验收,即将正式开航。荆州古城有了直飞上海、广州、深圳、海口、成都、杭州、西安、贵阳等地的航线。
2016年至2020年,湖北机场集团旗下襄阳、恩施、神农架三座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14.7万人次,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65%,远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支线机场客运量在整个集团客运量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6%提高至11%。目前,恩施机场执行航线19条,航点22个,襄阳机场航线执行26条,航点36个,基本覆盖国内主要省会城市。
五年来,支线发展“底子更牢”。
“十三五”期间,湖北机场集团马不停蹄实施了一批支线基础改造项目,各机场运行条件明显改善。襄阳机场2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2600米长的新跑道建成投用,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完工,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20万人次。根据2019年2月获批的襄阳机场新版总体规划,明确到2050年还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恩施机场国际航站楼建成投用,关键保障设备设施迭代升级,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9年成功摘掉特殊机场帽子。神农架机场作为中南地区唯一的高原机场,积极应用风廓线雷达、次方向盲降仪表着陆系统项目等新理念、新技术,保障能力和安全裕度大幅提升。
五年来,支线发展“路子更广”。
推动公共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是我国民航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之一。湖北机场集团积极支持全省通航发展,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恩施机场、襄阳机场在保障自身安全运行的同时,积极为航校提供场地和服务,支持其开展飞行训练等业务。发挥支线空管专业优势,先后为仙桃通用机场、海南博鳌机场等提供空管服务。2019年,湖北机场集团整合支线空管资源,组建航务服务公司,推行支线机场空管一体化,为积极探索全国支线空管改革进行先行先试。

荆州机场建设项目于2018年顺利开工,预计将于2021年1月30日通航。
不忘初心增红色
全力践行国有企业使命担当
湖北机场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国企党建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六个力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持之以恒扎根铸魂。
湖北机场集团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个“根”和“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放松,坚持用先进典型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锻造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新优势,凝聚起国企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这五年,湖北机场集团走出了立场坚定、初心闪耀的十九大党代表;走出了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的全国劳动模范;走出了无畏逆行、勇敢坚守的抗疫先进个人;走出了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小红衫”志愿者,多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重量级荣誉,一批组织及部门荣获国家、行业、省、市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
五年来,持之以恒改革创新。
2016年,湖北机场集团明确了“市场化、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六化”战略路径,围绕加快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制定出台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湖北机场集团鼓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全面落实新时代国企改革要求,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经过改革实践,湖北机场集团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内部管理机制明显优化,管控效能明显提升,多元产业布局加快铺开,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有效实践,下属航空物流公司成为湖北省五家进入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之一。
五年来,持之以恒担当尽责。
越是重要关头,越要体现国企担当。湖北机场集团坚持平常时期沉得下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特别是在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中贡献了坚实力量。精准扶贫工作连年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多次考评均荣获“优秀”等次,驻村工作队多次荣获“工作突出工作组”“工作突出支持单位”。武汉天河机场成为全国绿色电力使用量最大的机场,打赢了蓝天保卫战,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民航优秀机场”。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机场集团闻令而动,顽强拼搏,连续作战,严防死守,全速做好援鄂医护人员和防疫物资转运,全力抓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各项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展望“十四五”——
这将是抢抓机遇大发展的五年。2020年9月,国家民航局与湖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双枢纽、多机场”,推动湖北民航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这将是厚积薄发大跨越的五年。加快建设武汉天河机场国际门户枢纽,写进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里,更写进了湖北机场集团的使命里,发展目标更加清晰。
这将是砥砺奋进大建设的五年。湖北机场集团谋划了“十四五”干支机场建设项目,武汉天河机场新一轮“百亿扩容工程”陆续开工,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湖北机场集团将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加快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在下一个五年再创新佳绩,续写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