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通讯员何荣华、俞杨、张蒙、孙呈报道:2021年春运今天正式启动。1月28日上午,机场集团召开2021年疫情防控暨春运工作新闻通气会,介绍武汉天河机场疫情防控、服务提升及特殊天气运行保障等情况,组织现场体验机场各项防控措施,感受机场浓浓春运氛围。

因受防控形势影响,各地倡导就地过年,据预测,武汉天河机场2021年春运运输需求相对减少,客流量保持低位。武汉天河机场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要求,认真落实“人、物、地”同防机制,精准精细做好疫情防控,打造特色乘机服务,给广大旅客营造文明、温馨、安全的出行环境。

坚持“人物地”同防,确保旅客平安出行
强化重点风险人群防控。按照省市和民航局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旅客佩戴口罩和手部消毒规定,为每位国际入境旅客配发N95口罩和手套。严格规范机场工作人员防护用品佩戴,确保一线工作人员全员接种疫苗,加快推进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全覆盖。

强化境外旅客入境通道管控。按照省市指挥部要求,对入境旅客通道实行全封闭硬隔离管控措施,全程采用封闭式通道,实现与国内航班流程零接触。强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管控。单独开辟保障流程,航班到达后在机下安排专车,通过专用通道直接转运至指定地点,转交市卫健委。强化进出港人员关口管控。坚持扫码验码、体温监测,落实“1米线”“戴口罩”“手消毒”“隔位坐”等防疫措施。在物流园区出入口,严格检测旅客、货主体温,查验健康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强化入境航班机组和货物风险源管控。全面梳理入境货机机组保障流程,加强对国际航空物流通道管理,细化专人监管专区管理的保障措施,全面实现“客货同防”。聘请专业公司对入境货物实行全方位全覆盖消杀,物流园区加强环境消杀,严格落实冷链物资的专库专区专人管理。强化公共区域环境管控。对航站楼持续进行防疫消杀,加强航站楼手推车、自助值机设备等旅客服务设备的日常消杀,做好航站楼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加强对航站楼商业店铺、餐饮店面、贵宾室等重点区域的防疫管理。强化航空垃圾和医废垃圾处理管控。对国际入境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区航班的航空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由专业公司集中转运处理。在机场杜绝各类风险垃圾的传染途径。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提前制定了国际入境客运航班、国内重点地区客运备降航班保障预案,开展了货物表面检验出现核酸阳性案例的快速处置演练。加强了值班力量,每日对当日航班保障和疫情防控开展双讲评并监督落实。强化联防联控能力提升。积极对接民航监管部门,推动建立机场驻场单位疫情防控统一组织领导、信息通报、保障流程、业务培训、现场监管、应急处置等六大联动机制。配合地方政府,落实四方责任,加强与机场周边区域乡镇人员管控联动,构建以机场为轴心、半径5公里范围的区域“防火墙”,加强重点保障区域周边居住人员常态化健康监测。

落实“三个”机制,确保旅客顺畅出行
强化统一指挥协调机制。对大雾、冰雪等特殊天气情况,武汉天河机场充分发挥运行管理委员会平台作用,组织空管、各航空公司等单位加强航班运行研判,统一决策和部署,对临界延误航班加强与各驻场单位协同联动,确保航班放行安全、准点、有序。强化信息共享机制。机场加强与航空公司及各驻场单位天气预警、航班信息共享,机场和航空公司通过短信、微信、微博、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向旅客告知航班动态信息,并为航班延误旅客做好服务和安置工作。强化“多式联运”机制。因特殊天气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时,机场与驻场单位协同联动,同时与省、市政府、各种交通方式(如地铁、城铁、省客集团、出租车公司等)建立紧密合作机制,通过强化“多式联运”机制,做好航空与地面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为旅客提供服务。

打造节日出行氛围,确保旅客暖心出行
扮靓场区环境。按照武汉市统一部署,在机场空港大道等场区主干道悬挂节日灯笼,在T3航站楼悬挂绣球、蝴蝶等装饰物,摆放福气树、张贴喜迎牛年贴画、新春祝福语等,为旅客营造舒适的节日出行体验。


举办“抗疫图片展”。联合省文联、省摄影家协会、省画报社,在航站楼举办“百米长廊抗疫图片展”,展示武汉英雄之城阻击疫情、疫后重振的精神风貌。打造“书香机场”体验。启动“全民阅读·书香机场”服务体验项目,在航站楼设置了两处自助图书借阅机,旅客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免费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擦亮“心箱印”行李服务品牌。创建“楚天情·心箱印”行李服务品牌,为旅客提供行李托盘服务、行李“站立”和“撑伞”保护、下客前播报行李提取信息等服务。

做好特殊旅客的服务。始终秉持“真情服务”要求,积极做好需要帮助旅客的出行保障,在航站楼各入口设置了专用柜台,为无健康码旅客提供快速登记放行服务;设立旅客服务预约电话(027-96577),免费为老年人、残障旅客提供从航站楼入口到值机柜台的前端轮椅接送服务;设置老弱病残孕等旅客专用柜台或通道,为贴有爱心标识的老年旅客提供免费的电瓶车摆渡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