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十一)| 机管公司:坚守在疫情防控保障“空地中转站”的夫妻档
本网讯 通讯员许英、李莉报道: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之后,武汉机场也正在经历着2020年春运保障后的一场特殊保障。在这场疫情防控保障中,武汉机场有着许许多多的“夫妻档”。他们身先士卒、蹲守一线,带领着一批党员干部和员工,以“勇于担当、敢打硬仗”的精神和行动诠释着“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深度内涵。机场管理公司公共区管理部主任吴勇同志、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副主任赵东同志,就是这样双双投入防控保障一线,身体力行,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空地中转夫妻档”。
主动作为,坚守岗位
1月23日凌晨,武汉进入“封城”倒计时,公交、地铁、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听到这个消息,作为履行区域管理部门职责负责人的吴勇同志感受到压力重重,后续进港航班旅客及出港取消航班旅客有多少?如何送出机场?需要多少车辆保障?车辆如何调度指挥?运输线路如何确定?……一系列问题直奔脑海。他调整好心态,立即召集省客集团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商讨制定应对措施,确定了“四个统一、三级联动”的保障机制,及时调度了100辆大巴车进入机场,并带领队伍一直坚守现场保障确保旅客有序疏散,从22日晚上11:30至24日凌晨12:30,连续作战25小时没有合眼。自“封城”后,吴勇同志几乎每天都在机场奔波,1月27日,一向身体硬朗的他也感冒了,他吃药休息几个小时后感觉身体无碍,依然坚持回到岗位,他一直说“这个关键时刻他不能倒下”,一句简单的话语,体现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实承诺。

精准施策,周密部署
自1月24日起,全国各地纷纷输送医疗人员和物资驰援武汉,公共区管理部授命确保抵汉的医疗人员和物资及时有序送至市区。按照机场集团、机管公司指示精神,吴勇同志主动靠前,积极与飞行区管理部、安全检查站、机场地服、航空公司等各单位做好联合联动、信息传递,配合武汉市防控指挥部运输保障组,顺利解决运输医疗物资保障车辆的难题。同时,对于地面交通保障出现的问题,他合理分工,优化保障流程,增设临时引导标识,安排关键节点人员值守,大大提高了医疗物资的转运效率。
夫妻同心,其力断金
同为机场人,同是一名党员干部,吴勇的妻子——赵东同志,作为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副主任,深知这份责任的沉重和意义;从事着同一个行业,赵东同志对老公吴勇的工作十分的理解和支持,不仅与他同赴机场坚守各自岗位,更为他的工作提供着诸多帮助。妻子赵东同志所在的部门是武汉机场航班保障的核心部门,也是武汉机场内外沟通协调的枢纽,在保障工作中,她及时收集和提供的武汉机场进出港航班信息,是公共区管理协调、指挥接送医疗人员和物资车辆无缝对接的重要“情报“,同时,她积极配合吴勇同志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解决了运送医疗人员和物资的保障车辆和车辆通行等事宜。夫妻二人的默契在此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共同坚守在抵汉医疗人员和物资保障的“空地中转站”。
舍小家 顾大家
人到中年,都背负着“上有老 下有小”的责任,每天都在无休止的战斗,奋斗,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要完成。1月23日至1月30日,封城后,他们夫妻俩就没有回过家,在疫情防控一线值守的日子里,他们夫妻俩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最愧对的是父母。家里80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都依靠着17岁的儿子照料,出门买菜,做饭,照顾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这在平日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这个特殊时期,都由儿子来承担,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趁着吃饭的时候,短短地和父母、孩子通个视频,安抚他们的情绪,又回到各自岗位上忙碌起来。虽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家人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但能为打通抵汉医疗人员和物资的地面保障“绿色通道”感到十分的欣慰和知足,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共克时艰,为人民服务”的深明大义,他们用爱支撑着小家,却用责任捍卫着“大家”。
虽然武汉机场客运航班取消,但基本的运行保障工作没有间断。在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中,一批又一批医疗人员和物资顺利送达指定地点的背后,饱含着众多像吴勇、赵东这样的夫妻、这样的党员、这样的干部,坚守岗位、冲锋一线的默默奉献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