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闻
湖北机场集团空港新闻

【跨越•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从南湖机场到天河机场:40年筚路蓝缕 湖北机场实现国际性蝶变

发布日期
2018-12-20 10:33:53
查看

本网讯 1114日凌晨,全球知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发布了2018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武汉跻身全球城市百强。相比2016年发布的排名,武汉一次被“暴力拉升”4个等级,走进全球二线城市行列。

GaW认定世界城市的标准虽然兼顾方方面面,但其中,“重要的国际机场”这一项,在全部13个认定标准中尤其突出和被看中。武汉覆盖五大洲的航线网络,让她在这一项中赢得了高分。


交通,历来是武汉的优势所在,地处中国天元之位,武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之所在。在国内,武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但很长一段时间,武汉在与世界的联系上却没有沿海城市有优势。不甘只做中国的九省通衢,武汉有更大的梦想,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都市,武汉要编织自己通往国际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武汉民航迎来发展新契机。1995年,天河机场投入使用。进入新世纪,天河机场航线开拓在历经艰辛、曲折后,最终柳暗花明,迎来全面发展期。

1978年,南湖机场每年运输旅客仅6.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只有1600吨,起降航班1500多架次。走进新时代,2018年,武汉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约2450.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约22.2万吨,起降航班约18.87万架次。光辉40年,湖北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分别翻了378倍、138倍和125倍。

回首过去,1992年,南湖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20061029日,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20091120日突破1000万人次,20161217日突破2000万人次。从100万到500万,湖北机场用了14年,从500万到1000万仅用了3年,从1000万到2000万只用了7年。虽然基数越来越大,但发展越来越快,旅客增长越来越迅猛,通航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远。

如今,从武汉出发已经可以抵达全球136个机场,其中国际及地区机场52个,主要飞往伦敦、巴黎、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旧金山、悉尼、毛里求斯、迪拜等27个国家和地区,航线网络实现了五大洲全覆盖。

三年内,武汉天河机场还将陆续开通,直飞纽约、多伦多、墨尔本等新航线,武汉,不仅要做中国的九省通衢,更要打造中国中部地区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航空枢纽,实现九州通衢。

从“南湖”到“天河” 加快筑梦国际化

1116日,细雨绵绵,南湖西岸两公里外的南湖花园宝安会所的外墙上,“武汉”两字经历了75年的风雨,在这个越长越大,越建越高的城市,渐渐不再那么显眼。

对当地历史颇有研究的南湖当地居民陈女士说,“武汉”二字是张学良于1943年乘飞机抵达南湖机场来武汉参加亚洲会议时题写,一直悬挂在南湖机场指挥中心的建筑外墙上。

1973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武汉要修国际备降机场”。

湖北空港产业建设投资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宝才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南湖一架小飞机只能乘坐20人左右。

但如今,T3可以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A380,可乘500多人。作为一位老民航人,高宝才热爱航空事业,更爱这座城市。“T3的建设,是以交通枢纽中心为目标,栽了梧桐树,再引凤凰来。”希望T3的启用,可以带动武汉的发展,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大武汉复兴。

改革开放以后,南湖机场开始谋划搬迁,最终定址于黄陂区天河镇。19901216日,天河机场破土动工,邓小平为新机场亲笔题“武汉机场”。

在机场搬迁前,19871224日,武汉南湖机场至香港包机首航成功,成为武汉首条准国际航线。

19921031日,北京-武汉-昆明-万象国际航线首航成功,武汉有了第一条中途经停的国际航线。

1995415日,南湖机场步入“花甲”,正式“退休”,武汉天河机场投入营运。

顺应友城外贸之需 国际化进程提档加速

1998年以前,从武汉走向世界,并不容易。就算是到邻国日本,也要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中转,或采用企业包机形式。

走向世界的路如此周折,国际化便只能是空中楼阁。转机就出现在1998年。这一年2月,武汉和日本神户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南航发现这一中日交流契机,经过市场调研,决定开通武汉至福冈国际航线。这是一条跨国直飞的航线,也是武汉天河机场开通的第一条国际航线。

在“武汉至福冈”航线的引领下,此后1998年—2012年间,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先后在汉开通10多条直飞国际航线,目的地多为邻国,如日韩及东南亚诸国。

2011年,武汉国际航线仍只有6条,加上港澳台地区航线,大陆以外航线总数不过11条。而且,这些航线集中于日本、韩国、越南和泰国等亚洲地区,欧美等发达地区是空白。

2010年,法国领事馆向市政府提议,能否开通武汉直航巴黎航线。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法国雪铁龙公司就开始与东风公司合作,家喻户晓的富康等汽车品牌开始走入中国千家万户。法国在汉企业越来越多,中法之间迫切需要一条航线,满足双方之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需求。

2012412日,武汉-巴黎航线AF139航班一飞冲天。这是中部地区首条洲际定期直达航线。

武汉-巴黎航线的开通启动了武汉洲际航线的大幕。事实证明,武汉开通洲际航线正当其时。“武汉-巴黎”航线的客座率,第一年达到了63%,第二年上升到70%,到第三年就已经一票难求了。

据法航的数字统计显示,武汉-巴黎航线开航6年,乘客人数翻了一番,现在每个月有5700多位旅客从武汉往返,今年5月,法航刚给这条航线换了一个新机型,从空客换成了波音777,夏季班次也从最开始的每周3班增为4班,去法国的武汉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也是在这一年,湖北省《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出台,武汉市随后加大对民航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新的《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奖励办法》,加大对新开国际及地区航线的奖励标准。      

中部赴欧美集散地 航线覆盖五大洲

武汉至巴黎航线的开通和高上座率,犹如一剂兴奋剂,刺激了其他航司,他们闻风而动。比如亚航,他们观测了法航的数据,认可了武汉的实力,连考察的流程都没走,直接在2012年底开通了“武汉-曼谷”航线,而且是每天一班。

没多久,新加坡胜安航空也在大数据的引导下,开通了武汉直飞新加坡的航班。

2014730日,武汉至莫斯科航线开通;同年1216日,武汉至旧金山航线开通;20151027日,武汉至东京航线开通;同年1216日,武汉至罗马航线开通;2016112日,武汉至迪拜航线开通;2017127日,武汉至悉尼航线开通;2018530日,武汉至伦敦航线开通……

国际航线、洲际航线的开拓,加速推进,2018811日,武汉至非洲毛里求斯航线开通。至此,武汉国际航线,成功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大洲。

也是从武汉直飞巴黎航线开通那年起,武汉决心错开与长沙、郑州等中部城市之间的航空竞争,致力于打造一张通往全球的国际航线网络,国际及地区航线开始爆发性增长。

2017831日,天河机场顺利实现T3转场,机场客流量达到231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在国际业务的拉动下,武汉机场国际客流量达262.6万人次,连续5年位居中部第一。

如今、高铁、城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汇集武汉天河机场,将周边省份城市、省内城市的乘客运抵,天河机场已经中部地区乘客走出去的首选起点。

湖北机场集团统计显示,从武汉出发的国际及地区旅客中,约有四成旅客来自省内其他城市及临近的湖南、河南、江西等省份。丰富的国际航线网络配合便捷的高铁连接,正将武汉打造成我国中部赴欧美的集散地。

今年1030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联合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武汉民航发展政策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武汉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了,武汉市将拿出更多政策,更大力度支持航空公司开辟更多武汉始发的国际航线。

根据这一计划,武汉将在接下来两年多的时间里,进一步开拓新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将陆续开通武汉至纽约、多伦多、温哥华、墨尔本、奥克兰、阿姆斯特丹、赫尔辛基等世界一流城市的新航线。到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国际通航点预计将达到70个,初步建成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根据这一计划,到2020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3500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530万人次左右。届时,天河机场客货通航点总数量达到170个左右,其中,国内通航点总数量达到100个左右,国际和地区通航点达到70个左右。

为服务武汉经济发展,2020年前,武汉还将在北美方向、欧洲方向、中东方向、日韩方向、南亚方向等开辟货运通航点14个,届时天河机场将实现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10万吨,空空货运中转量1万吨。

可以期待,历经40年风雨洗礼,走过40年光辉岁月,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天河机场将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将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建设“门户枢纽,窗口形象,开放高地”,更好助推民航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