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河机场在中国机场发展大会人文机场建设论坛论服务话中转
本网讯 通讯员王蓓报道:2月22日至24日,第四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曁创新成果展在厦门举行,机场集团副总经理王世喜受邀带队出席论坛。本次大会人文机场建设分论坛聚焦机场优质服务、机场非航业务发展、服务类团体标准建设、旅客便捷出行等内容展开交流与研讨。20余位行业内外专家到会分享新理念、凝聚智慧、交流经验。
武汉天河机场作为获得“2021年度服务质量评价优秀称号”的机场代表,受邀分享交流“情耕中部天元,竞速中转赛道——共同缔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题优秀服务经验。“画”出了武汉天河机场选择中转赛道的战略意义、发挥竞跑的驱动力、冲刺中转赛道新高地和培育持续领跑的新动能。
武汉天河机场选择中转赛道,是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需求。为了在中转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武汉天河机场聚焦流量、环境和效率3个关键词,以航线网络为抓手,以中转产品为纽带,以“微创新”为突破,制定了一系列行动策略。一是培养流量,下好航线网络的“先手棋”。中转航线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实现144小时过境免签、空铁联运服务中心入驻机场、率先成为南航国际航线通程航班的中转基地。二是创优环境,打好中转产品的“组合拳”。“舱门”到“舱门”的无缝对接,创下25分钟最短中转时间的记录、“5免7优”让中转旅客尊享食、住、行、购“一条龙”服务、“送遗失物品回家”解决旅客寻物之急、失物积压至“痛”,处置无法可依之“难”。三是小微创新,打出中转效率的“主动仗”。“运管委”成为中南地区首家社团化运行管理平台、过站航班保障“调时不调减”,系列“微创新”为效率加速,为服务加温。
国家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武汉天河机场运力和航线正在有序恢复。运力增至66架,国内航点增至120个,国际航班已恢复10条;中转市场份额有序增长。2023年1月,中转旅客占旅客总量20%,据预测年底中转旅客较疫情前有望实现翻一番;“经汉飞.乐易转”中转品牌前景可期。“通程”、“中转”双平台双试点,实现“五个一”智慧中转、向社会发布有行李旅客60分钟,无行李旅客45分钟的MCT时间标准。
下一步,武汉天河机场将以新发展阶段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指引,本着“规范运作加强协同,依托市场持续发展,聚焦问题创新引领”的中转便利化实施原则,进一步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打好国内国际“两张牌”,加快推进旅客服务综合体等中转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升级智慧化中转服务平台、加快重启“国际通程航班”、加快推进航旅合作、加快“经汉飞.乐易转”中转品牌建设。
机场集团企业管理部、规划建设部、质量安全部、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荆州机场、信息科技公司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