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闻
湖北机场集团空港新闻

我在战场:机场实业公司战疫场上的巾帼英雄

发布日期
2020-03-08 10:16:21
查看

休言女子非英物,铿锵玫瑰战地红;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题记

本网讯 通讯员魏婉平报道: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各唱各的戏。但在机场实业公司,有这样一群女子,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停机坪、服务台、食堂、办公室、社区……每一个岗位,成了她们的舞台,她们的战场,她们为这场疫情阻击战奏响了一曲团结、奋进、和谐的民航战疫之歌……

——航班保障阵地“花木兰”:指挥官、铁娘子、战斗员

她们,奋战在战疫航班保障阵地,既是指挥官,也是战斗员,还是大家心中公认的“铁娘子”……

战疫保运,是这场阻击战的重中之重。为了畅通物资转运“微循环”,实业地服公司国内客运室主管凃海荣,始终与员工冲锋在一线,单独开辟货运通道,物资分类装卸,三天一次小结会议,昼夜鏖战保障援汉航班。27日下午,陆续有89架飞抵武汉天河机场,机上装载了行李、纸箱包装的医用物资。这类“特殊行李”不进楼、不分拣,所有物资需要人工搬运。凃海荣已经没日没夜地连续值守了48小时,但当任务来临时,她又振奋精神,和全体在岗员工,凭借双手和肩膀,将救援物资、行李一箱一箱码好装车。这一天,她和同事们冒着严寒,从下午3点一直奋战到凌晨2点。待任务完成,她又亲自开车,一趟又一趟地在航站楼与倒班楼之间往返,将鏖战一宿的几十名员工送至休息区。待天不亮,她又早早地为大家备好手套、洗手液、消毒酒精等防护物资,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是地服公司的老员工了,应该多做一些。”

负责保障援鄂军包机航班以及医疗急救航班的实业公务机公司总经理冯茵,在战“疫”已经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她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阻击战刚打响,她的队伍就“损兵折将”,在上级的协调下,补充了几名队员……战疫期间,机场24小时处于“战时”状态,因原有的流程机制失效,她和队员们一起梳理流程,适应变化,轮番上阵,打通关卡。冯茵曾患有严重的神经性失眠,战疫期间,常常凌晨四五点才回到家,有时通宵达旦,紧张、疲惫、饥饿导致她失眠症复发。可尽管如此,她仍在战斗……

在航班保障阵地上,还有实业地服公司国际客运室经理——全国劳模陈华,人称“铁娘子”。123日封城后,她第一时间和班子成员商量成立“党员突击队”——组建“国际爱心专车”,号召家有私车的党员主动搭载员工上下班。战疫期间,国际出港航班状况百出,她把两位老人交给儿子照看,自己24小时在战时状态,整天和大家坚守一线,统筹协调,给大家打气,传递正能量。“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这次防疫战必胜,武汉加油!”陈华给大家鼓劲,也为自己、为武汉加油!

——后勤保障阵地“姐妹花”:勤务员、话务员、送菜员

她们,坚守在机场战疫的大后方,身为“指挥官”,却宁当勤务员、送菜员、话务员……

T3抵港必经通道旁,有一处义务服务点。在这里,实业公务机公司配餐中心主管贺江玲和她的同事们,每天很早就站在这里,用一颗匠心将一盒盒方便面、一瓶瓶可乐饮料、一包包饼干点心,摆成“辛苦了”、“加油”、爱心等字或造型,迎接援汉的医护人员,她们每天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凌晨,从第一架航班站到最后一个航班,为援汉医护安排酒店、配备热餐简食。因时间跨度大、服务保障时间长,贺江玲和她的同事们每天要连续站岗八九个小时。“这短短几个小时的受累,与医护人员的付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对全国各地来汉支援的医护人员,她们用真情和敬业表达感恩与敬意。

实业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胡友荣,这些日子,她马不停蹄,从早八点晚八点,有时滴水未喝,滴米未进。为了入住机场酒店的489名援鄂白衣天使吃好、睡好、精神好,她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主动服务,倾力打造医疗队之家。37日,她两次进出机场,为一名因手机掉进水里的医护人员送手机、买手机。除了做好酒店医护人员的保障工作外,早在除夕夜,她主动报名参加武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正月初四接到任务,此后每隔两天,她就开车三十分钟前往武汉红十字会,做一名电话接听员,每天8小时接听200多个电话。“和很多一线的人相比,谈不上辛苦,算是一种验吧。”在这场战疫中,她以自己的方式,为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加油和战斗。

同为实业物业公司副总经理的陈晓艳,与胡友荣同为班子成员,却当起了大家的送菜员。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为了大家的“菜篮子”,“米袋子”,她似乎一直在大家的视线里:123日,她联系食堂,给大家供应青菜、水果、米面油。217日,她迅速落实上级指示,协调食堂组织货源,向员工供应生鲜猪肉。221日,她联系食堂推出线上商超,还为解决下沉社区的党员突击队分装生活物资……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钉钉群里,她也一直在线,员工的问题,无论多晚,都能够秒速得到回复。这些天,陈晓艳的手机通讯录里,多了许多好友,主动加她的人,都是需要她的。“只要电话一接通,那边都会感到有一种安全感,都说‘你在就太好了,帮我留点菜’,能够被大家需要,说明我很重要……”

——组织宣传阵地“啦啦队”:笔杆子、嘴皮子、泥腿子

战疫一个多月以来,实业公司还有一群幕后英雄——机关职能部门的女同志,有为大家鼓劲加油的笔杆子,有为大家发放防护物资喊破喉咙的嘴皮子,有跑一线挖素材的泥腿子……

行政人事部副经理陈敏灿和30多人的宣传小分队,提起笔杆子,深耕细作,挖掘和报道防疫保运先进事迹,目前累计完成了70余篇宣传稿件和战疫视频;为前方将士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质量安全部助理周俪,每天为几百值守人员分发防护物资,关键时刻支援公务机公司,通宵达旦保障航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叫苦、不叫累;实业公司文书包倩,24小时在线,上传下达,每天收文件、发文件、拟文件,轻伤不下火线;党群工作部助理卢杨,想方设法为下沉社区党员购买物资;春节期间被隔离在单身宿舍回不了家的甘頔,远离亲人,每天在宿舍收集一线的防疫信息。

——社区防疫阵地“突击队”:记录员、跑腿员、服务员

她们,穿上了防护服,辗转于家与社区之间,服务于社区、服务于老百姓,下得去,且沉了进去,当起了记录员、跑腿员、服务员……

党群工作部助理俞杨,为下沉社区党员突击队编写工作简报,总结社区防疫工作经验,宣传先进事迹;实业商业公司曾敏,家住江夏职中社区,每天一个人坚守小区一个门岗,负责为社区百姓跑腿,护送团购菜,下沉前,还特地联系公益组织,为社区26名志愿者每人争取到一顶防护帽;实业商旅公司廖雪君,下沉社区前,将年幼的女儿送给父母,每天为社区54户居民送酒精、84等消杀物资;实业广告公司熊薇,单位本来未安排下沉社区任务,但她自己主动下沉到本社区,协助统计滞留在汉外地旅客临时生活救助,为社区重症慢性病患、生活不便群众买药、送药;解兰,下沉社区一个月,协助社区量体温,查证件,代收快递,发放爱心菜……

谁言女子非英物,铿锵玫瑰战地红。实业公司400多名女性,占公司员工总数的50%,分布在不同岗位不同战线。在这场战疫中,她们“弯弓征战作男儿”,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们的背后,有一个女性为主的党委领导班子,她们同样是女性,是这场战疫的“主心骨”、防控的“领头雁”。自120日起,她们将绕指柔化作百炼钢,精诚团结,和疫情战斗,和风险战斗,鏖战千时,为千架航班三万医护保驾护航,打通援鄂航班进汉“主动脉”;她们排除万难,主动协调,为三千员工五百英雄排忧解难,稳住机场疫情防控大后方。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家,应该是她们的避风港。但在这场战疫中,她们离开了避风港,投身到危险中,她们说:“疫情不散,我们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