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闻
湖北机场集团空港新闻

抗疫先锋(九)| 实业公司:模范先锋,战斗堡垒 ——记湖北机场集团实业发展公司抗疫战线上的模范先锋

发布日期
2020-02-07 15:52:32
查看

本网讯 通讯员魏婉平、卢杨、李上报道: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武汉封城,机场停航。在许多人眼里,民航人都应该在家进行自我隔离,躺着休息。其实不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群民航先锋舍弃团圆,日夜坚守在岗位,用铮铮誓言守卫抗“疫”空中生命线,把一面面党旗插在“抗疫”的阵地上。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昼夜坚守,只为让你少等一分钟!王永强,武汉机场地服公司运行控制室调度员,是一名老党员。130日夜,已是凌晨1点,他一直值守在航班监控室,眼睛死死地盯着监控屏幕,等待着一趟从日本羽田机场飞来的航班——该航班载有11吨医疗物资,是抗“疫”前线急需的救命药。飞机还未落地,他已早早地通知了机务、站坪、登机口等各个服务保障部门做好准备,飞机一旦停稳,全体保障人员立即就位,抢在第一时间迅速完成保障任务,保证不耽误哪怕一分一秒。

尽管是深夜,停机坪上能见度并不是太高,但引导飞机入位、放轮档、卸货、除污、摆渡机组人员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早已驾轻就熟,一气呵成。保障完整个航班,约需一个小时。这趟航班保障结束后,还有两趟包机,但因航班延误,王永强需要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才能休息,这一夜,他没有合眼,怕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王永强说:我们早一分钟到位,患者就能多赢得一分钟治疗。

——默契师徒,爱岗敬业,就是为抗疫做贡献!时间已是凌晨3点,武汉机场停机坪上,夜露深重,寒气逼人,但地服公司运行配载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党员宋晓敏和牛静保障完一趟运送医疗物资的包机后,迅速地返回办公室,摘下口罩,拿起水杯,喝了口热水。之后,宋晓敏又匆匆跑了出去,启动车辆,再次冲进夜色中的停机坪。牛静则返回办公桌,登陆电脑,结算数据、收发邮件、打电话,联系监管部门。原来,是又一趟包机滑进停机位了。

宋晓敏和牛静是师徒关系,师徒都是党员。牛静到配载室工作刚满半年,小姑娘很聪明,平时也爱学习,爱钻研业务,短时间里,在师傅宋晓敏的悉心教导和带领下,很快就能独立工作了。看,师徒俩配合多么默契——师傅去机坪找飞行员签单、填油量表、查看登机情况,徒弟在办公室内协助完成签派所需的一系列内勤工作。

“没有什么了不起,非常时期,坚守岗位,就是为抗疫做贡献!”

——放弃团圆,决不给国家添负担!赵健,武汉机场地服公司国内客运部党支部书记。2019120日下午,赵健所在部门的一名实习生小陈出现发热症状,非常时期,发热是个敏感词,一般人都会避而远之。赵健知情后,迅速将小陈带到航站楼医疗急救中心进行体温测试。听取急救中心的建议后,赵健又紧急联系就近的区人民医院,并将小陈送至医院疾控中心,全程陪同小陈做各项检查,垫付医疗费。但因医院条件限制,小陈经过了两次转院,两天住院治疗。等待检查结果,也是一种煎熬。这两天,赵健日夜陪伴和守护,不离不弃。这两天,小陈情绪低落,赵健又悉心照顾和安抚。所幸的是,小陈患的只是普通肠道感染。在医院治疗两天后,小陈病情得到控制,父母也从重庆赶了过来。

疫情爆发,机场停航,国内客服人员也大都撤走,仅留少量人员值班。因两天在发热门诊接触过不同的患者,赵健也有所顾虑。考虑到单位也需要人员留守,于是,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要求参与单位值班。从他陪下属到医院就诊,现已连续11天,这11天,赵健白天值班,晚上就入住单身宿舍。从此与家人过起了暂时的同城异地生活,与亲人同在一座城,却难得见上一面。想家想孩子的时候,就拿起手机与家人视频。

“这阵子医护人员更辛苦,我没事儿,戴口罩、勤洗手,决不给国家添负担!”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自因疫情关闭离汉通道以来,机场的客运航班大都已停止,但到汉的包机、应急救援、重要保障航班一直在正常运行,这其中,武汉机场公务机公司党支部功不可没。在大部分工作人员回家休息的这八天时间里,公务机公司的八名党员并未得到一刻休息,他们要保障的航班,大都在凌晨一两点,经常是通宵达旦。在服务保障的过程中,他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工作人员只是采取了一般的防护。“大家也是在用生命做服务!”党支部书记冯茵同志天天在机场一线做保障,支部还一名老党员李艺飞已连续在单位工作了八天,另一名党员柯婷因丈夫是医生感染病毒也被隔离,但依然坚持在家网上办公。

因离汉通道关闭,机场集团和驻场单位有几百名员工回家路受阻,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入住在单身宿舍和倒班楼。为了做好这些受阻员工和加班员工的后勤保障,武汉机场物业公司党支部可谓费尽苦心,不仅要保障大家的生活后勤、还要每天给倒班楼做消毒杀菌工作。3栋单身宿舍、1栋倒班楼,1栋综合办公楼,3家员工食堂,上千间宿舍,全靠物业公司党支部的党员群众们每天挨门挨户、一房一床的做消毒。党支部书记黄洪平也因妻子、孩子发烧在家隔离,所有工作全靠一部手机在家里指挥。这些天,为了减少这些受阻不能回家员工的思乡之情,物业公司党支部每天还在餐食上、生活上、氛围营造上花费不少心思,让大家吃的安全,住的放心,在被隔离的日子里也能开开心心。

机务工程部党支部,党员30多名,普通群众200多,是一支精明能干的有生力量,也是民航系统中鲜为人知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并不直接面对旅客,是抗背后的无名英雄。他们是各种型号航空器的医生飞行员的现场指挥官,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飞机是否适航的诊断,依靠他们的火眼金睛。每一趟航班的抵达,全靠他们的引导和指挥。他们身经百战,荣誉墙上,奖牌无数。抗期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危险,冲锋在前,深夜鏖战,为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药物资航班保驾护航。党支部书记刘新权却非常低调,我觉得没有什么与众不同,都是应该做的,本职工作而已!

这些党员,都是一面面飘扬的旗帜,让党徽的光彩更加耀目;这些集体,都是一个个战斗的堡垒,奋战在危险的地方,用行动将一面面党旗插在了抗的阵地上,让先锋组织的形象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