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七)| 实业公司:抗疫“逆行者”,机坪“摆渡人”
本网讯 通讯员魏婉平、吴哲辉报道:他们,不是白衣天使,但也身在抗疫的战地前沿;他们,是一群普通劳动者,也是抗疫战线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武汉机场机坪“摆渡人”,也是抗疫最美“逆行者”——武汉机场地服公司站坪保障室,为了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冲锋在前……
叶清僮的口头禅:“量体温,戴口罩!”
“公交停了,地铁也停了,班车也没了,我该怎么去上班呢?”家住黄陂盘龙城的王瑞明,是武汉机场地服公司站坪保障室的一名普通员工。春节前夕,听到封城的消息,王瑞明不禁有些担心,明天要去机场上班,交通问题怎么解决?正担忧时,单位同事叶清僮打来电话:“今天身体怎么样?”“没有发热。队长,听说封路了,我现在担心的是明天怎么去上班呢?”叶清僮得知王瑞明身体无恙,放下心来,但又听说交通受阻上班难,干脆道:“单位在组织,明天我先来接你!记住,量体温,戴口罩……”
叶清僮,武汉机场地服公司站坪保障室客舱清洁队分队长。自2019年12月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被公开报道后,这位小伙子,就开始保持高度警惕,不仅要求分队员工每天都要做好客舱清洁,还要做好自身的消毒杀菌工作。自此,每天掌握和了解分队员工的身体状况,已成为他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无论队员是否上班,他都要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嘱咐大家要时刻注意防护,量体温、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已成为他的口头禅。小伙子家住在黄陂天河镇,离单位比较近,但去盘龙城在返回来上班,他则需要绕远道,还需上高速公路,自掏腰包付过路费。“关心同事的身体,这是我的本职工作。非常时期,大家互帮互助,也是应该的,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多么朴实的语言,却是浓情的表达。
邱博屹的骄傲:“我为总理做保障!”
邱博屹,站坪保障室特车驾驶员。1月27日上午,停机坪上,小伙子将自己驾驶的客梯车上上下下用消毒水擦了一遍又一遍,擦洗过后的蹬梯、栏杆,散发出金属的光泽。“总理要来啦,我为总理做保障!”这天,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即将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邱博屹作为专机保障人员参与其中。能为总理做服务,既是任务,也是荣誉,更是骄傲,人生难得有几次。因此,邱博屹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工作也格外用心。总理的专机还未到达,他就早早地在驾驶室里待命,听到指令,马上启动,保证不耽误一秒钟。他是机坪“摆渡人”,当好“船长”,划好手中的“桨”,对他来说,是职责,也是使命。
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非计划性航班如临时专机、包机、医用物资救援货机比平时要高出许多倍,但因城市交通管控,许多在家备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工作现场,外加天气严寒,风雨交加,在岗同志们的航班保障任务比往常要更艰巨。邱博屹不仅自己一人扛几份活,还与叶清僮一样,主动站出来绕到汉阳、汉口接送同事上下班,得到同事们的广泛好评。
范志义的担当:“有需要,找老范。你说事,我能干!”
范志义,特种车辆驾驶员,年纪并不大,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资深老同志,“武艺”高超,技术全能。在站坪保障室,他已工作了20多年。站坪保障室的特种车辆,他无一不会,无一不精。据悉,武汉机场有客梯车、摆渡车、残障车、工具车四种类型。在站坪保障室,特种车辆驾驶员大都只能开其中一种,但范志义不仅客梯车开得好,摆渡车、残障车、排污加水等工具车也样样全能,是站坪保障室拥有多种特车驾驶资质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平时,他只负责驾驶客梯车这一种车型,但抗“疫”期间,部门非正常减员,范志义的“样样全能”便发挥了突出作用,一个顶四个,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增援客舱保洁分队,一人驾驶四种车型,在机坪里忙碌、穿梭。每出完一趟车,他还要对车辆的扶手、栏杆、座位、把手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疫消杀。忙碌完毕后,还不忘告诉同事:有需要,找老范。你说事,我能干!
在地服公司站坪保障室,像叶清僮、邱博屹、范志义这样的同事还有许多。如客舱清洁队的范伟,在国际撤侨航班、回汉包机航班的保障任务中,为了避免同事们受到二次感染,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在前面,清运垃圾。陈克林,年纪大,却跟一群小伙子一样,干得热火朝天;军人出身的调度班组长郑汉斌同志,在李总理抵汉航班的保障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身兼多职,在特种车辆驾驶员不够的情况下,主动增援特车分队。
他们上班行路难,但携手并肩,共克时艰;他们岗位人手少,但团结一致,砥砺奋战;他们昼夜连轴转,却从未抱怨、一路向前……在非常时期,体现了非凡的担当、作为和勇敢。他们是武汉机场的机坪“摆渡人”,也是抗疫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一群普通劳动者,更是一群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