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胡咏梅报道:武汉封城第9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上下人民的心。武汉天河机场是旅客守护和物资救援的重要通道,在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大背景下,有这样一支坚守阵地的机场精英团队,在全国“五一劳模”陈华经理的带领下,勇往直前、全力以赴,不断涌现出动人的抗击防疫小故事。

“劳模”精神,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扬
1月23日10时起,机场离汉通道关闭,全城都进入应急状态,陈华一大早就来到机场,接连会议不断,她和同事们也都异常忙碌,电话声音此起彼伏。回到办公室,她立刻召集分队长开紧急会议,商讨制定专项保障措施。重新编排值班人员,制定新的保障计划;为无交通工具回家的员工安排车辆,为留宿员工购买餐食等生活物资,指派专人安排留宿员工生活,离开机场的员工到家没有?身体状况有无异常?陈华心系着每一个员工,实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就像一位“家长”,用心呵护着她的“孩子们”。安顿好所有的员工,陈华才最后一个离开机场。
陈华是天河机场地服公司国际客运室的经理,她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生活中,她性格随和、可亲可敬;工作中,她严谨负责、勤恳奉献;疫情当前,她鼓舞士气,鼓励员工不恐慌,带头传播正能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一定可以取得这次防疫攻坚战的胜利,大家一起加油!”“劳模”精神在国际客运室传扬,她的一言一行鼓励着身边的同事,在她的带动下,一个又一个党员和群众冲锋陷阵,挺身而出,为航班保障不遗余力。

“劳模”初心,全员义无反顾全情投入
1月28日,值班经理余博,穿上防护衣、戴上防护镜,全副武装成“小黄人”,将海关测温显示发热的旅客引导至T3航站楼3号门防疫站。因为在航站楼内来回奔走,加剧了他的剧烈喘气,不一会,护目镜的镜片上都是雾气,汗珠顺着额头往下淌,而他的身上,也早已汗流浃背。因为是旅客服务岗位,与旅客接触的机会多,感染疫情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但余博总是舍己为人,为了精简保障人员,让更少的同事进机场保障,他每次都把自己排进备勤人员中。“博哥平日里就很关心同事,有困难了自己抗,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又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我很感动”,他的一位同事这样说道。

通宵奋战: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行李分拣负责人李攀,在2019年军运会保障工作中表现优异,被湖北民航局评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湖北民航运输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由于业务扎实、工作负责,吃苦耐劳,积极上进,去年11月经过组织批准,李攀成为一名预备共产党员。疫情当下,他任劳任怨,不惧艰险,妥善处理现场突发状况。作为部门值班经理,他经常要接触天南海北的旅客,家里还有老人、小孩,为了减少病毒感染与传播的风险,他提前安顿好家人,把他们送往蔡甸老家,义无反顾投身防疫前线。
航班保障往往是深夜任务。一旦接到任务,国际客运室立即召开航前紧急会议、手写登机牌、行李条,与公务机公司做好对接……每一项工作紧锣密鼓。根据规定,出港包机旅客的所有行李走超规流程,即每一件出发的行李都需要从四楼超规行李安检处人工转运至一楼分拣区,行李一件一件徒手转运,短短两个小时内,可以完成400多件行李的惊人转运!虽然累得腰酸背疼,但是谁都没有怨言。所有人密切分工合作,地服公司其他岗位紧急加入,通宵达旦保障航班,回到倒班楼休息时往往已是第二天的清晨。据统计,1月28至29日两天,国际客运室保障进出港旅客共839人,行李共1184件,重量17.7
吨。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国际客运室全员在“劳模”精神的鼓励下,守初心、担使命,做候机楼里的最美逆行者。旅客看不到口罩后面的笑容,但看得到那温柔而又坚定的眼神,它传递着无声的爱;口罩隔离的是病毒,但是隔离不了爱。相信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这场疫情攻坚战一定会很快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