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闻
湖北机场集团空港新闻

机管公司消防救护支队“闪电”班组获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发布日期
2019-04-24 16:49:18
查看

本网讯 通讯员陈军、张根报道:424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召开的湖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机管公司消防救护支队“闪电”班组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机场管理公司消防救护支队监控巡视大队“闪电”班组成立于2010年,现有员工43人,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活跃在民航安全战线上的青春力量,班组的标识“手握闪电”体现了“勇敢、迅速、不畏艰险,行动快如闪电”的班组精神。班组创建伊始就确定了“争创标杆班组”的奋斗目标,围绕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这一承诺,班组成员锐意进取、稳步向前,在保障机场持续安全、践行科技兴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闪电班组被授予“全国民航示范班组”、“民航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湖北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标杆班组”、“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十佳班组”等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 筑造牢固“防火墙”

闪电班组担负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航站楼及T3停车楼(面积约72.05万平方米)的消防监控和消防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管理着数以万计的消防设备,包含35659个探测器、8868具灭火器、2478个消火栓以及喷淋灭火系统等,在庞大的管理区域内密织成一张消防安全网,守护着机场的消防安全。20181月底,武汉迎来了十年一遇的暴雪,持续零下低温的极端天气,设备损坏较多,故障率高。班组不定期与建设单位和消防设备厂家沟通协调,要求施工方和厂家必须按质保期的标准,安排技术人员值守,对楼内消防监控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修复,完成消防监控设备故障修复600次;更换消防器材142个;更换各种消防标识4800余个,确保T3航站楼消防监控系统、设施、器材完好,高效运行。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在武汉举办,这是班组2018-2019年工作的重点,每月参与职能部门、航站区管理部、飞行区管理部等组织的安全联合检查,在检查中对被检查单位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灭火器材提出合理建议,降低区域的消防安全风险,确保军运会期间责任辖区的消防监控工作高效运行。

科技兴安 创新显现“软实力”

为了提升机场消防人员的救援实战能力,闪电班组自行研发的“模拟消防救援用飞机火灾点火系统”,通过反复理论论证与实验,成功运用于消防救护支队建造的国内机场首个1:1波音 737-800仿真飞机模型,消防救援演练效果逼真、贴近实战。此项科技创新走在民航消防救援的前列,填补国内民航业的空白,自主研发经费仅2万元,与专业机构的研发经费相比,节约成本近百万元。支队的创新工作,筑巢引凤,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投资550万元,在消防救护支队建立全国首个真火实训基地。20184月,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湖北机场集团公司消防救护支队共同举办了首期真火实训系统培训及汇报演练,“飞机模型+火控系统”成功模拟飞机火灾仿真环境,逼真的效果、紧张的氛围,让参演队员如临实战,大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保障能力。

科学管理 一丝不苟“铸铁军”

闪电班组坚持从制度规范着手,科学管理,打造成武汉天河机场的消防铁军。闪电班组坚持规范化管控,动态管理职责、制度、预案、操作规程,持续优化与修订岗位标准化手册,使之更系统、更科学、更有效、更便于操作,使员工工作习惯符合SOP手册要求,从演练中提炼经验,日常工作中查找问题,实际操作中查找不足,真正的起到人人按规操作、按流程办事,摸索班组新的、科学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

坚持台账化管控。进一步优化班组结构,持续动态完善班组建设工作标准,将权力细分、将义务细化,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安全规范,通过签署责任状,消防设备责任分工到人,形成班组成员互相督促的责任机制。台账设置全面,分类明确,记录工整,实现电子化资料库管理,方便快速检索和动态维护。

活动丰富 培养优秀“多面手”

班组开展了“安康杯”技能竞赛、导师带徒等多种活动,打造业务能手。根据岗位特点,编制消防设备操作教学课件,每周组织一次学习, 领会上级工作精神,分析消防安全形势,提升安全意识。每月对各岗位人员进行系统的检验、指导,加强岗位操作的监督和引导。每季度开展绩效考核,使员工收入能增能减,拉开不同职务(技术等级)员工的收入差距,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班组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担任机场消防培训兼职教员,为驻场各单位员工培训3200余人次。每年开展一次“技能强兵”活动,努力做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闪电班组的点滴成果,凝聚着每一名班组成员辛勤汗水和努力,正是这一群坚守在民航持续安全事业上的年轻人,用无悔的青春,践行着他们铿锵有力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