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运输行业主题征文获奖作品展示——优秀奖:奋勇当先——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
(作者:机管公司安检站廊桥监护大队 秦万里)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年轻的男子为了家族要外出打拼,而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子只能在家乡翘首以盼等他归来。期间无从得知他过的怎样,是否变心,是否还活着。她无法去寻找他,山高路远、江河险阻。她只能默默地、默默地等待……
新中国成立前,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这样凄美的无奈的爱情故事都时有发生,更别提其他地区。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武汉市在建和已建成的长江大桥共有11座,往日的天谴现已成为通途。在武汉乘坐铁路出行,能直达全国所有大型城市。依江而建的大武汉,航运力量放眼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城市。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更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飞世界四大洲的机场,拥有飞往39个国际城市的直达航线,数量位居中部第一 。
在今天的武汉,她只要想见他了,能在当天便抚摸他的面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便是毛主席对1957年10月正式通车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赞许。大桥建成之后,使武汉三镇的联系更为紧密,让三镇人民的出行拥有从未体验过的便利,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从当时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无阻。从国际上看,大桥的建设更是让那些唱衰我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的资本主义国家闭嘴,扬我国威。大桥像一道飞架的彩虹,在长江天堑上铺成了一条坦途。
随着党中央的支持,国务院的规划,在武汉市人民的努力奋斗下。一座又一座的长江大桥拔地而起。从此武汉再也没有天堑一说。
1898年5月仅长23.58公里的滠口--玉带门铁路正式通车。虽然在今天看来确实很短,但这却是武汉境内第一条铁路,为武汉市奠定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中心的地位功不可没。
在习总书记“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推动下,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当然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要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2018年9月23日,武汉直达香港的高铁正式开通,这意味着港商来汉投资、武汉人去香港旅游更加的便利。虽然铁轨是冷冰冰的但却是连接香港同胞的滚烫血脉。让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发深刻。
在古代武汉便是重要的水运码头,2013年7月21日,更是有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视察武汉阳逻港,特别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这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金水道的建设,重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2017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6万标箱,货运吞吐量突破1亿吨,实现了“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目标。在国务院批复长江三大航运中心里,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要发展高质量的现代航运,就是要把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最大的优势是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加快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就是要把交通优势发挥好,把武汉建成长江经济带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为复兴大武汉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在新时代中,最为重要的航空运输在武汉却是起步最晚的。1985年7月1日,中国国务院、中国中央军委才批准修建新的武汉国际机场。到1995年4月15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作为国家一级民用机场正式开航启用。再到2018年8月底T3航站楼的正式投入运行。短短的二十多年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辛勤的民航人,将起步如此之晚的航空运输发展成旅客吞吐量两千余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十七余万吨、运输起降十五余万架次的大型机场。现在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4F级民用国际机场,也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以及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你能当天往返国内任意通航城市。
这样就够了吗?不,远远不够。作为华中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我们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当然不能落下航空运输这一重要成员。我们要在2020年跻身全国十大机场之列,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客货通航点总数量达到170个左右,还要全面建成完善便捷的国际网络,实现直飞五大洲“天天班”。
2019年,世界第七届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行。这是武汉第一次举办如此盛大的国际性赛事。届时全世界的目光都将看向武汉,这个美丽大气包容的城市。而参赛运动员下飞机看到的第一张名片便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对于机场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机场人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并毫无差错的完成这个挑战。因为我们知道,这带来的同样也是巨大的机遇。只有奋勇当先,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才能把武汉这第一张名片圆满的递向全世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前夕,武汉定会将圆满举行世界军运会这一答卷献给祖国母亲。